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公务员考试复习申论知识热点(三)

发布:2009-10-09 09:19:12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科学执政,核心就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民主执政,核心就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三、依法执政,核心就是依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尊重和保护人权,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加强党自身素质建设

 

第一, 要努力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 第二,要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则是这一基础性工程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基层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是各方面政治诉求和利益关系得到合理保障的机制,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在基层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

 

二、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是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把处理本村涉及国家的、集体的和村民群众利益的事务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它是农村村务管理的重大改革,适应了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它一诞生便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推广。

 

在社会民生的考察上是国家和各省都比较侧重的一个考察角度,也是历年来各地考的最多的一个角度。

 

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历年来考察社会和民生问题,问题涉及到关系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是国家机关的考查点总体上要对比地方考查的更有深度和高度,如06年国家机关考的公共安全问题、07年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08年国家机关考的怒江开发问题。

 

主要的考查方面有: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关键在发展。一是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充分重视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二是统筹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使教育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三是和谐发展,就是要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当前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众的受教育问题,进一步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身处城市或发达农村地区的来自弱势社会人群的适龄人口的教育需求。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难点在优先。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深刻认识教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为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必需的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清除教育领域中的种种模糊和错误认识,反对教育产业化,保证清醒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农问题

 

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资源瓶颈。我国农业人口多,可耕地少,土地分散到全国2亿多农户,过于精细而形不成规模,无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有限的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

 

2、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农业税废止之后农民最大的投入部分,而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4、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很少有可能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

 

5、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因素以及城乡二元体制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有: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

 

一是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城乡互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成非农产业人口。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把农村演变到现代社会形态中来。

 

三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3、推行以吸纳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路线

 

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并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

就业问题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1 http://www.ah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31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