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相关 >> 指导

申论精选热点:惠农政策何时不再“打折扣”

发布:2009-08-18 12:55:37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惠农政策,其力度之大,农民受惠之多,为多年来少有。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种粮直接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如何不让惠农政策打“折扣”,把“真金白银”交给农民,是新的一年中广大农民的真情期待。

 

农资涨价“掏走”免税实惠

 

经历了近7年的市场低迷,粮价自200310月起恢复性上涨。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随之而来的农资价格飞涨,又给农民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由于农用生产物资价格上涨,青海省海东地区许多农民无力足额购买化肥,在春耕中只得“偷工减料”,而一些地方的农村信用社,不仅不按规定发放支农贷款,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还变更贷款名目来套取高额利息,增加农民负担;2004年入春以来,四川德阳、绵阳、宜宾等地的尿素批发价上涨18.1%,农业大县三台县的种子价格上涨10%至15%。

 

据对全国110个粮棉主产县(市)的检测,200411月份,国产尿素(含氮46%)平均零售比10月份上升1.68%,比上年同期上升23.81%;碳酸氢铵价格比10月份上升3.85%,比上年同期上升28.57%。化肥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亩物质费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从某种程度上说,抵消了减少农业税和粮食直补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多重因素影响农资价格涨落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的大国,农民每年在化肥上的投入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化肥资源的区域布局非常不平衡,流通渠道分散,有的则依赖进口。

 

仅以尿素为例。每年尿素消费量达6万吨的湖南省衡阳市,在去年4月份前库存尿素不过5000吨左右,比上年同期减少七成多。多种因素夹击使湖南化肥供应极不正常,市场价格不断扬升。基本依赖进口的钾肥,半年多涨幅超过40%。

 

一家生产碳氨为主的小化肥厂负责人说,虽然国家发改委在2004419日已经下达了降低农资出厂、零售价的通知,要求比照420日的价格不准再降价。但此前全国各地的化肥价格都已经涨得很高了。这家企业的碳氨仅隔一年就几乎涨了100元。

 

尽管化肥等农资价格呈现货紧价高的“牛市”,但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的老板们却并未笑起来,甚至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在调查中发现,如下因素也“自然”地挤进了农资生产成本。

 

——煤炭大幅涨价。由于产煤区加大了对煤窑的关停管理,煤源吃紧,生产成本大幅升高,仅用煤一项,每吨化肥的原料成本就增加了50元左右。

 

——运力紧张、运费大幅攀升。国家对化肥实行优惠运价,2003年吨煤运费为50元,但2004年还是涨到80—90/吨。铁路部门希望多运高价货物,一些化肥企业即使是自己装车,有的也要被收取2.5/吨的装车费,甚至加收百元以上不等的服务费,流通环节的加价抬升了农资价格。

 

——拉闸限电和企业用电轮休,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一位化肥企业老总对记者说:“每停一次电就要重新点燃一次锅炉,而每启动一次,就要数千元的启动成本,这个费用哪里来?不也得加到化肥上?加到用肥农民头上?”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物资局有关人士分析,化肥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有三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大幅高涨带来的需求推动;国际市场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尿素出口和国内需求抢夺有限的资源;铁路运输滞后,化肥运输周期由原来的十几天拉长到一两个月,有时甚至更长。

 

“化肥流通体制的效率高低、管理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终端化肥市场价格,并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的大问题。流通体制的各自为战,带来的影响就是经营分散,假冒伪劣化肥坑农害农,再就是行业服务水平偏低,作为终端用户的农民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保证。”一位熟悉化肥流通市场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高含金量还要有高落实率

 

为做好2005年春耕化肥供应和价格监管工作,国家发改委前不久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五部门下发通知:对化肥铁路运输实行优惠运价;对尿素产品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的政策;各地将做好化肥生产用原材料、燃料的供应以及2005年春耕用肥的运输调度。

 

五部门还要求,对化肥批发零售价格,仍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等形式管理。各地将开展化肥等农资价格市场巡查,对价格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05年春耕期间将集中对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销售企业和个人,执行政府规定的价格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不执行规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的,以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农资市场能否货畅其流?农民怎样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一些业内人士、专家呼吁,要加紧完善农资管理,培育和建立现代化的农资流通体系。1500亿元的农资流通市场不能任由分散、混乱的格局继续下去。有关部门应当加紧完善农资市场物流体系,缩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理顺农资的流通渠道,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抓紧建立健全农资销售网络,同时派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农业服务。

 

惠农政策“含金量”再高,也不是直接落实到农民的头上。在现有的体制下,“含金量”高有时也会强化部门利益,要防止部门攫取农民利益。要加强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流通、零售各环节的全面检查,查处利用运力紧张之机乱加价、乱收费问题;维护正常的粮食价格秩序,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农民收入,事关农村的繁荣稳定,事关国民经济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把政策规定的应该给农民的一分一厘都放给农民,做好“加法”;把应向农民减收的一分一厘如数地放在农民口袋里,做好“减法”,以农民收入的增加,撬动农村市场,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农村的发展就会迈入新天地。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1 http://www.ah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31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